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讲堂 >> 正文

健康讲堂

 

【润心科普】孩子总走神、坐不住?揭秘提升儿童专注力的科学密码→

 

http://www.rngdyy.com    黎美珍    时间:2025-07-03   来源:儿科   编辑:黄新婷   阅读:41

您家里的小朋友有这种情况吗?

“我家孩子写作业不到5分钟就要喝水、上厕所...”

“上课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说小动作特别多!”
“玩玩具也是三分钟热度,堆个积木都静不下心...”

“兴趣很多,爱好也很多,但是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办法坚持”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这并非简单的“不听话”,而是关乎大脑发展的关键能力。

图片

PART.01


什么是专注力?


注意力 ≠ 一动不动

专注力(注意力)是孩子将心理资源集中在特定任务或信息上的能力,它是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基础。

图片

PART.02


专注力维持时间?


当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明显短于上述时间且与班上大多数儿童明显不同时,才考虑存在异常。

图片

PART.03


“谁”在“偷走”孩子的专注力?


1、睡眠状况不佳,睡眠不足;

2、生理发育未完全;

3、自制力差,如: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缺乏规律作息等;

4、缺乏兴趣;

5、饮食习惯偏差;

6、家庭及环境等问题导致注意力分散,如:情绪困扰、干扰过多(玩具、电子产品、噪音)、光线不适、活动空间杂乱等;

7、疾病相关:如:多动症、感统失调,需专业医生评估。(注: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

图片

PART.04


哪些行为可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01.打造“少干扰”的环境


设立专属学习/活动区:简洁、安静、光线充足。移除无关物品(尤其是玩具和电子产品)。

减少背景干扰: 关闭电视、手机静音。

一次只做一件事:书桌上只放当前任务所需物品。


02.培养规律与仪式感


固定作息:规律睡眠、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任务前“启动”仪式:整理桌面、明确任务目标(如“我们要专心写完这5道题”),帮助大脑进入状态。

时间管理可视化:使用计时器(如番茄钟法: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



03.分任务,降低难度,提升兴趣


化整为零:把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如“先写生字,再组词造句”),每完成一步给予肯定。

难度适中: 任务太难易放弃,太简单易无聊。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点。

趣味化:将学习融入游戏、竞赛、动手操作等。兴趣是最好的专注力催化剂!


04.科学利用游戏与活动


静态专注训练:

拼图、积木搭建、串珠、连线画等。

动态专注训练:

平衡木、单脚站立、跳绳、拍球等需要控制身体的游戏。

阅读:亲子共读、提问互动、角色扮演,逐步延长独立阅读时间。


05.家长行为是关键,做“支持者”,而非“干扰者”


减少不必要的打断:当孩子沉浸于活动(哪怕是玩玩具)时,忍住“指导”、“喂食”、“擦汗”的冲动。

积极关注与描述性鼓励:具体描述孩子努力过程:“我看到你刚才非常认真地拼完了这块拼图,没有放弃,真棒!”

管理自身电子设备使用:以身作则,尤其在陪伴孩子时减少刷手机。

情绪稳定,耐心引导:孩子分心时,温和提醒拉回注意力(如轻唤名字、指一下任务),避免吼叫批评,增加焦虑反而不利专注。

图片

PART.05


耐心与专业求助

01.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注意力提升非一日之功。每天短时间(10-20分钟)的刻意练习比一次长时间强迫更有效。肯定孩子的微小进步。


02.关注优势,增强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如唱歌、画画、打篮球等)。发现并鼓励这些优势,有助于将专注力迁移到其他方面。


03.何时寻求帮助?


注意力问题严重且持久(超过6个月),显著影响学业、社交或日常生活。

伴随多动、冲动行为非常突出。

怀疑有感统失调、学习障碍、ADHD等可能性。

寻求儿科医生、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医生或专业机构评估和干预。

图片

孩子的注意力,如同一株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家长的智慧陪伴是最好的生长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尊重规律,静待花开。您付出的每一份耐心和智慧引导,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学习力和人生潜力奠定坚实基础!


                           陆广健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具备扎实的儿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018年曾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进修学习。2024年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专注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儿童健康管理,擅长新生儿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发育行为学等领域。  

专业领域  

1. 儿童常见病诊疗:如发热、咳嗽、腹泻、湿疹等。  

2. 儿童慢病管理: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鼻窦炎等。  

3.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身高、体重监测,骨龄评价,性早熟、矮小症筛查等。  

4.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高危儿干预、辅食添加、挑食偏食干预、微量元素缺乏防治等。  

5.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能力评估及指导。  

6. 儿童心理行为管理:多动症(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筛查,情绪行为问题咨询。

7. 儿童健康体检与疾病预防:定期体检计划、疫苗接种咨询、常见病预防指导。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儿科公众号

   


文字 | 黎美珍

   校对 | 黎美珍 陈德梅  黄新婷

   审核 | 胡洪玻 陈德梅  黄新婷

 (桂)医广[2024]第12-02-1044号

本篇内容仅做科普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在此仅作为分享和交流用途,并非功能宣传或商业推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我要咨询】: )
【QQ群】:
【QQ】: 

上一篇:儿童性早熟科普:孩子“发育早”是福还是祸?警惕性早熟偷走孩子的身高和童年

下一篇:【润心科普】戒烟!骨科医生不得不说的一件事!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金湖北路60号
门诊导诊电话:0771-5359993
急诊电话:0771-5678120
微信客服:
邮箱:

Copyright @ 2025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编号:桂ICP备17003076号 服务性质:非营利性网站
公网安备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