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讲堂 >> 正文

健康讲堂

 

【润心科普】宝宝呛奶莫慌!3个黄金时段,预防吸入性肺炎

 

http://www.rngdyy.com    黎美珍    时间:2025-06-20   来源:儿科   编辑:黄新婷   阅读:5

在婴儿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心疼的场景:许多可爱的宝宝因为呛奶或其他原因,不幸患上了吸入性肺炎这种疾病不仅让宝宝们备受折磨,也让家长们焦虑万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这种疾病的发生率。


一、认识吸入性肺炎

是指食物、呕吐物、液体等异物进入肺部引起的炎症。婴儿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容易发生反流和误吸。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腭裂、气管食管瘘、喉软骨发育不良或胃食管反流,也会增加误吸的风险。

高危宝宝需特别关注: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吞咽反射不成熟,易发生乳汁吸入。

二、危险信号:这些症状可能

肺炎前兆

新生儿肺炎症状不典型,父母需练就“火眼金睛”


喂养异常

突然拒奶、吃奶时反复呛咳、奶汁从口鼻溢出。


呼吸变化

呼吸增快(>60次/分钟)、胸口起伏明显,甚至听到“呼噜呼噜”的声音;鼻翼扇动、呼吸时鼻子两侧会一张一缩,点头样呼吸。


肤色改变

口唇周围或脸色发青,尤其在呛奶后出现。


活力下降

反应差、哭声弱、嗜睡或烦躁不安。


体温异常

可能发热(37.3-39℃)或体温不升(体弱婴儿)。

实用自查法:数呼吸!在宝宝安静状态下(非哭闹、吃奶后),完整计数1分钟。一吸一呼算一次,超过60次/分钟即为异常。

如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即就医。

三、预防是关键:三个时段防护重点要牢记

喂奶前:调整体位与排查风险

正确抱姿准备:喂奶前让婴儿保持半卧位姿势(身体与床面呈45°-60°角),避免平躺喂奶。新生儿需固定头部,可用手臂托住颈部,防止后仰导致呛奶。


检查奶嘴/乳汁流速:母乳喂养时,用拇指和食指轻夹乳晕,控制乳汁流速。奶瓶喂养选择小孔奶嘴,避免流速过快。

清理鼻腔与口腔:喂奶前用棉签清理婴儿鼻腔分泌物,避免呼吸不畅。哭闹时暂停喂奶,待呼吸平稳后再喂。


喂奶中:控制速度与观察反应

分段喂奶,避免过量:每喂3-5分钟暂停一次,轻拍背部帮助打嗝,再继续喂。新生儿单次奶量不宜过多。

专注喂奶,减少干扰:避免边喂奶边逗笑或晃动婴儿,防止分心呛咳。若婴儿突然挣扎、扭头,立即停止喂奶并安抚。

观察呼吸与面色:正常呼吸频率:新生儿40-60次/分钟,异常加快(>60次)或嘴唇发青需警惕。


喂奶后:防反流与应急处理

拍嗝与体位保持:喂奶后竖抱拍嗝10分钟(空心掌轻叩背部),排出胃内空气。保持右侧卧位30分钟,减少胃液反流


及时清理溢奶:及时清理口鼻溢出的奶液,避免流入气道。若吐奶量大,立即将婴儿侧身拍背,防止误吸。

识别危险信号:呛奶窒息急救,若婴儿突然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立即采取侧卧或俯卧,拍打背部,帮助奶液排出,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并弹足底刺激哭闹。出现呛咳后持续呼吸急促、拒奶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预防吸入性肺炎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日常护理,避免宝宝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请记住这几句口诀:喂后拍嗝十分钟,右侧卧位防反流;呛奶侧身快清理,呼吸异常速就医。”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儿科公众号


   图文 | 儿科 黎美珍

   校对 | 黎美珍 陈德梅  黄新婷

   审核 | 黎 芳  胡洪玻 陈德梅  

 (桂)医广[2024]第12-02-1044号

本篇内容仅做科普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在此仅作为分享和交流用途,并非功能宣传或商业推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我要咨询】: )
【QQ群】:
【QQ】: 

上一篇:【润心科普】孩子总走神、坐不住?揭秘提升儿童专注力的科学密码→

下一篇:【润心科普】戒烟!骨科医生不得不说的一件事!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金湖北路60号
门诊导诊电话:0771-5359993
急诊电话:0771-5678120
微信客服:
邮箱:

Copyright @ 2025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编号:桂ICP备17003076号 服务性质:非营利性网站
公网安备号:号